首页 > 汉语词典 > 砥节

砥节

词语砥节
拼音dǐ jié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砥砺气节。《晋书·阮种传》:“贤臣之於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旧唐书·韦安石传》:“故为善者虽存不贵仕,而没有餘名,此贤达所以砥节也。”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称于没世;烈士砥节,死有重于 泰山。”《资治通鉴·汉成帝河平二年》:“﹝ 王尊 ﹞修身洁己,砥节首公。”明 文徵明《太傅文恪公传》:“盖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节履方,不少骫骳。”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朝政肃,则刑餘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则士大夫亦多贪纵。”

解释:

(一)、砥砺气节。

《晋书·阮种传》:“贤臣之於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旧唐书·韦安石传》:“故为善者虽存不贵仕,而没有餘名,此贤达所以砥节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称于没世;烈士砥节,死有重于 泰山 。”《资治通鉴·汉成帝河平二年》:“﹝ 王尊 ﹞修身洁己,砥节首公。” 明 文徵明 《太傅文恪公传》:“盖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节履方,不少骫骳。”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朝政肃,则刑餘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则士大夫亦多贪纵。”

释义:

砥节。名词,释义:砥砺气节,出自《晋书·阮种传》。

造句:

1、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2、汉代“清流”中人,常以砥节砺行相标榜,借以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也作“砥身砺行”。

相关链接砥节造句

相关词语:

不拘小节白首一节柏舟之节卑躬屈节秉节持重别生枝节不拘细节不修小节错节盘根大节不夺蹈节死义砥兵砺伍砥节奉公砥砺风节砥砺琢磨砥行立名砥行磨名砥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