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外史

外史

词语外史
拼音wài shǐ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儒林外史》。

解释:

(一)、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二)、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三)、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 , 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

释义:

外史,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造句:

1、通过对内史、外史、移时史、历时史以及科学史学研究进程的考察,以把握世纪之交国际科学史研究的新动向。

2、摘要新课改下历史学科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中外史合编和专题体例。

相关链接外史造句

相关词语:

门外汉安内攘外昂首天外昂头天外八荒之外稗官野史暴内陵外超然物外超然象外超以象外吃里爬外驰名中外垂名青史彻里彻外彻里至外彻内彻外吃里扒外崇洋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