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迹
词语 | 政迹 |
---|---|
拼音 | zhèng j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见“政迹”。(二)、亦作“政蹟”。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后汉书·鲁恭传》:“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
(三)、犹政绩。《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龙井寺》:“方先生倅 杭,即道贬 处州,是以无政蹟可见。”参见“政绩”。
解释:
(一)、见“ 政迹 ”。
(二)、亦作“ 政蹟 ”。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
《后汉书·鲁恭传》:“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
(三)、犹政绩。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龙井寺》:“方先生倅 杭 ,即道贬 处州 ,是以无政蹟可见。”参见“政绩”。
释义:
拼音:zhèng jì注音:ㄓㄥˋ ㄐㄧˋ[引证解释]亦作“ 政迹 ”。 1.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后汉书·鲁恭传》:“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2. 犹政绩。《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龙井寺》:“方先生倅 杭 ,即道贬 处州 ,是以无政迹可见。”参见“政绩”。
相关词语:
比肩迭迹比肩叠迹比肩接迹闭门扫迹避迹藏时避迹违心避影敛迹不拘形迹藏踪蹑迹铲迹销声垂帘听政窜端匿迹车尘马迹车辙马迹重迹屏气重足一迹大政方针杜门晦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