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仪法

仪法

词语仪法
拼音yí fǎ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亦作“ 仪灋 ”。礼仪法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灋,不犯之以邪。”《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帝 乃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宋 苏舜卿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然 蜀 用 汉 仪法,无志、表亦传;若 吴 魏 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

解释:

(一)、亦作“ 仪灋 ”。礼仪法度。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灋,不犯之以邪。”《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帝 乃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宋 苏舜卿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然 蜀 用 汉 仪法,无志、表亦传;若 吴 魏 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

释义:

1.亦作"仪法"。 2.礼仪法度。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抱法处势不二法门不法常可不及之法不腆之仪败法乱纪不足为法吹大法螺春秋笔法大吹法螺大法小廉大明法度大经大法地主之仪法不阿贵法不徇情法海无边法家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