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诽
词语 | 怨诽 |
---|---|
拼音 | yuàn fěi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亦作“怨非”。亦作“怨悱”。怨恨,非议。解释:
(一)、亦作“ 怨非 ”。亦作“ 怨悱 ”。怨恨,非议。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荀子·解蔽》:“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 杨倞 注:“非,或为诽。”《史记·屈原贾生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宋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卷三:“ 孝宣帝 大怒,下之吏,当以大臣怨悱,罪及三族。” 高旭 《重九南社雅集沪江》诗:“《小雅》诗人工怨悱,大千世界要庄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如《小雅·采薇》,言征人远戍,虽劳而不敢息……此盖所谓怨诽而不乱,温柔敦厚之言矣。”
释义:
怨诽是汉语词汇,出自《庄子·刻意》,解释为怨恨,非议。
相关词语:
白华之怨抱怨雪耻杯酒解怨藏怒宿怨痴男怨女愁红怨绿东怒西怨敌惠敌怨盗怨主人东怨西怒东征西怨恩甚怨生恩怨分明诽谤之木诽誉在俗腹诽心谤凤愁鸾怨鹤怨猿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