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
词语 | 蟪蛄 |
---|---|
拼音 | huì g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也叫伏天儿。昆虫。蝉的一种。体较小,紫灰色,体、翅部有斑纹,雄性腹部有发音器,能鸣。危害林木及果树。解释:
(一)、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北齐 颜之推 《稽圣赋》:“蠐螬行以其背,蟪蛄鸣非其口。”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八:“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明 杨珽 《龙膏记·藏春》:“鸚鵡卧,蟪蛄鸣,簟凉枕冷不胜情。”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释义:
1.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造句: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又有谁能知道天地存在了多久?故事便是从这莫邪古地开始。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