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
词语 | 俚人 |
---|---|
拼音 | lǐ ré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粗俗之人。(二)、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解释:
(一)、粗俗之人。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 李善 注:“ 刘德 《汉书》注曰:‘俚,鄙也。’” 宋 苏辙 《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
(二)、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九真 徼外蛮里 张游 ” 唐 李贤 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 勱 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
释义:
1.粗俗之人。 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相关词语:
一人敌矮人看场爱人好士爱人利物爱人以德暗箭伤人矮人观场矮人看戏暗锤打人暗箭中人百年树人傍人篱壁傍人门户悲天悯人北道主人婢作夫人薄寒中人薄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