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期
词语 | 克期 |
---|---|
拼音 | kè q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约定或限定日期:克期完工。克期送达。解释:
(一)、克日。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怀不来而外克期。”《水浒传》第七八回:“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二)、限期;定期;如期。
《后汉书·锺离意传》:“ 意 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剋期,俱至,无或违者。”《南史·宋纪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序:“ 裴侍中 晋公 出讨 淮西 时,过 女几山 下,刻石题诗,末句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贼。”
释义:
约定或限定日期:~完工 ㄧ~送达。也作刻期。
造句:
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问题。
2、 急性发病后,不出现大脑休克期,瘫痪肢体呈痉挛状态是基底节出血的重要体征。
相关词语:
不期而然不期而遇不期修古不期而会不期而同沉潜刚克奉公克己攻无不克贵不期骄后会无期后会有期计日可期计日以期计日指期克敌制胜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克己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