踶啮
词语 | 踶啮 |
---|---|
拼音 | dì niè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亦作“踶囓”。踢咬。《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唐 韩愈《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宋 曾慥《类说·画后品》:“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解释:
(一)、亦作“ 踶囓 ”。踢咬。
《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 唐 韩愈 《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 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 宋 曾慥 《类说·画后品》:“ 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
释义:
踶啮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ì niè 。亦作“ 踶囓 ”。踢咬。
相关词语:
餐风啮雪啮臂之好啮檗吞针啮雪餐毡啮雪吞毡啮血沁骨啮血为盟穷鼠啮狸兽穷则啮鼠啮虫穿鼠啮蠹蚀养虎自啮咬文啮字窃啮斗暴扼臂啮指啮臂之盟穷鼠啮貍搤臂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