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牍
词语 | 文牍 |
---|---|
拼音 | wén dú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公文、书信的总称。(二)、旧时称担任文牍工作的人。
解释:
(一)、公文案牍。
宋 苏轼 《上初即位论治道》之二:“而尚书诸曹,文牘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 元 迺贤 《赠张直言南归》诗:“文牘日冗繁,民力愈疲竭。” 清 唐甄 《潜书·权实》:“令不行者,文牘牓諭,充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 沙汀 《医生》:“面色白净,胡髭浓黑,外表活像一个办理文牍的师爷。”
(二)、指在官府或其他团体草拟文稿的人。
郭沫若 《黑猫》:“我们一些在省城或府城里读书的人便做了文牍。” 骆宾基 《一九四四年的事件》:“ 袁大德 的老家是 河北省 的 保定府 ……从前在原籍那个县份的某个乡村小学里作文牍。”
释义:
基本解释1.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2. [secretary]∶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3村名,该行政村隶属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
相关词语:
案牍劳形案牍之劳案无留牍百代文宗苞苴竿牍表面文章博文约礼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班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经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长篇累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