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
词语 | 吴儿 |
---|---|
拼音 | wú ér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充(贾充)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宋 梅尧臣《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元 萨都剌《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二)、对 吴 人的蔑称。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吴人”。参见“吴子”。
解释:
(一)、 吴 地少年。
《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二)、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释义:
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太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
相关词语:
北宫婴儿伯道无儿巴高枝儿痴儿呆女楚尾吴头楚水吴山楚舞吴歌喘月吴牛戳无路儿倒绷孩儿戴高帽儿吊儿郎当儿女成行儿女情长儿女心肠儿女亲家儿女之情非同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