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辟
词语 | 大辟 |
---|---|
拼音 | dà p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古代五刑之一,死刑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解释:
(一)、古五刑之一,谓死刑。
《书·吕刑》:“大辟疑赦,其罚千鍰。” 孔 传:“死刑也。” 孔颖达 疏:“《释詁》云:辟,罪也。死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汉书·礼乐志》:“自京师有誖逆不顺之子孙,至於陷大辟受刑戮者不絶,繇不习五常之道也。”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 夏 禹 之时,大辟二百, 周公 之时,大辟五百,岂可谓 周 治而 禹 乱耶?”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三)》:“就在那‘三·五’事件之后,国内又流布过这样的谣传,以为我被 日本 政府递解回国,已经遭了大辟。”
释义:
古代杀头的死刑: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造句:
1、 时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阿稣,数加赏赐,为起大第於京城中。
2、 尽削圣武所用酷峻之法,废酷刑十三种,减大辟九十六条,减流入徙者七十条,削繁去蠢,宽仁慎刑。
相关词语:
百年大计抱头大哭笔大如椽鞭辟近里鞭辟入里彪形大汉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识大体百年大业百事大吉鞭辟向里鞭辟着里不辟斧钺不顾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