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鞭春

鞭春

词语鞭春
拼音biān chū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迎春。

解释:

(一)、旧俗,州县于立春日鞭打春牛,以祈丰年。也称“打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立春前一日, 开封 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开封 、 祥符 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絶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立春》:“ 临安 府亦鞭春开宴,而邸第馈遗,则多效内庭焉。”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进春》:“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参见“ 鞭牛 ”。

释义:

1.旧俗,州县于立春日鞭打春牛,以祈丰年。也称"打春"。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鞭长莫及鞭辟近里鞭辟入里白雪阳春笔底春风鞭辟向里鞭辟着里鞭不及腹鞭长不及鞭长驾远鞭驽策蹇鞭擗向里鞭丝帽影鞭约近里鞭擗进里齿牙春色春冰虎尾春风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