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仇
词语 | 血仇 |
---|---|
拼音 | xuè chóu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因亲族被杀害而结下的仇恨:报血仇。结下血仇。解释:
(一)、亦作“ 血讎 ”。指有亲人被杀害的仇恨。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讎。”
(二)、指仇恨很深的冤家。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惟 蔡 及 许 ,旧为血仇。命公并侯,耕借之牛,束其弓矢,礼让优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 景泰 二年, 缅 人入 麓川 ,又执 思机法 以去。至五年三月,献俘於朝,自是 麓川 与 缅 世为血仇。”
释义:
1.亦作"血雠"。 2.指有亲人被杀害的仇恨。 3.指仇恨很深的冤家。
造句:
1、报血仇者若在避难城边界以外遇见了他,将杀人者杀死,他并不犯流血的罪。
2、2004年,我读了一篇关于阿尔巴尼亚儿童卷入血仇事件的文章。
相关词语:
报仇雪恨碧血丹心兵不血刃抱璞泣血报仇雪耻兵未血刃兵无血刃不记前仇不解之仇苍蝇见血椎心泣血苌弘碧血椎牛歃血椎心呕血丹心碧血敌忾同仇杜鹃啼血刀光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