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承旨

承旨

词语承旨
拼音chéng zhǐ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二)、接受圣旨。
(三)、官名。

解释:

(一)、亦作“ 承指 ”。逢迎意旨。

《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詔狱,免为庶人。” 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 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二)、接受圣旨。

《新唐书·百官志二》:“ 许敬宗 、 李义甫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三)、官名。

唐 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 宋 元 仍其制。 元 赵孟頫 曾为此官,世称 赵承旨 。 明 废。参阅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又 五代 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 宋 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释义: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诏狱,免为庶人。”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 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百般奉承承欢膝下承平盛世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天之祐承先启后承颜候色承嬗离合承上起下承天之祜承天之佑承星履草辞微旨远阿谀奉承奉令承教奉天承运敢不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