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龙节

龙节

词语龙节
拼音lóng jié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龙形符节。
(二)、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三)、竹节。亦借指竹。

解释:

(一)、龙形符节。

《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二)、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唐 王维 《平戎辞》:“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宋 苏轼 《表忠砚碑》:“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倬彼 李公 ,实涖东 浙 。虎符煌煌,侑以龙节。导宣皇灵,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诗:“先生储端乍迁秩,诞持龙节临百蛮。”

(三)、竹节。亦借指竹。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吴维鹗 《题盆中飞白竹》诗:“细细分龙节,轻轻洗玉肌,生来凤尾贵,不怕雀头痴。”

释义:

词目:龙节拼音:lóng jié用于泽国(河流和湖泊多的地方)的龙形信节,是战国时期的交通凭证。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跑龙套鳌愤龙愁白龙鱼服笔走龙蛇不拘小节白首一节柏舟之节扳龙附凤卑躬屈节笔底龙蛇秉节持重别生枝节不拘细节不修小节藏龙卧虎车水马龙成龙配套乘龙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