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
词语 | 史馆 |
---|---|
拼音 | shǐ guǎ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旧时指编纂国史的机构。解释:
(一)、官修史书的官署名。
北齐 时设立, 唐太宗 时始由宰相兼领,以后沿为定制。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二年,兼职史馆。”《宋史·神宗纪三》:“﹝ 元丰 四年﹞詔 曾巩 充史馆修撰,专典史事。”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京师,掌故海也,得借观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传説。”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释义:
1.官修史书的官署名。北齐时设立,唐太宗时始由宰相兼领,以后沿为定制。
造句:
1、 他们甚至在史馆中吵闹对骂,斯文扫地。
2、 他多次担任国家史馆直官,又屡任外职,担任地方官员,这使乐史的创作能够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相关词语:
稗官野史垂名青史楚馆秦楼东观续史功标青史经史百子名标青史名垂青史秦楼楚馆青史传名青楼楚馆青史标名青史垂名青史流芳青史留芳青史留名史不绝书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