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
词语 | 京报 |
---|---|
拼音 | jīng bà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解释:
(一)、清 代 北京 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 清 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
释义:
①古代对邸报的一种称谓。 ②1918年10月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因支持群众爱国运动,两次被查封,邵也被军阀政府以“宣传赤化”罪杀害。1928年6月在邵妻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1937年7月终刊。该报副刊《莽原》(鲁迅主编)等很有影响。
造句:
1、一家北京报纸援引一个中国学者的话说,这为解决中国同其它国家的边界争端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2、来自中国的消息说,至少有100名新京报的记者星期四停发新闻.
相关词语:
耳报神拔来报往报仇雪恨报本反始报冰公事跋来报往报仇雪耻报雠雪恨报李投桃报效万一报应不爽赤心报国大莫与京断烂朝报打击报复恶有恶报恩恩相报恩将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