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斮
词语 | 刳斮 |
---|---|
拼音 | kū zhuó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犹斩杀。《宋书·沉攸之传》:“﹝ 顺帝 ﹞遣 攸之 长子司徒左长史 元琰 齎 废帝 刳斮之具以示 攸之。”《新唐书·王重荣传》:“珙 杀给事中 王柷 等十餘人,幕府遭戮辱甚众,人有罪輒刳斮以逞。”《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左右忤意,往往有刳斮者。”胡三省 注:“斮,斩也。”解释:
(一)、犹斩杀。
《宋书·沉攸之传》:“﹝ 顺帝 ﹞遣 攸之 长子司徒左长史 元琰 齎 废帝 刳斮之具以示 攸之 。”《新唐书·王重荣传》:“ 珙 杀给事中 王柷 等十餘人,幕府遭戮辱甚众,人有罪輒刳斮以逞。”《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左右忤意,往往有刳斮者。” 胡三省 注:“斮,斩也。”
释义:
刳斮,拼音为kū zhuó ,注音是ㄎㄨ ㄓㄨㄛˊ ,解释为斩杀。出自《宋书·沉攸之传》。《新唐书·王重荣传》、《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
相关词语:
刿心刳肺刿心刳腹刳肝沥胆刳精呕血刳精鉥心刳胎焚夭刳胎杀夭刳心雕肾刳形去皮刳脂剔膏破脑刳心鉥心刳形老龟刳肠斮戮刳胎刳肝刳磔斩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