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兵符

兵符

词语兵符
拼音bīng fú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古代调遣军队、更换将领所用的符节(凭证)。
(二)、兵书。

解释:

(一)、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

《史记·魏公子列传》:“ 嬴 ( 侯嬴 )闻 晋鄙 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 如姬 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 长庆 四年,詔书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来莅来刺,锡之介圭、使印、兵符。”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如此 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一并交与先生掌管,本帅带兵出城助战去也。”

(二)、借指兵权。

《南史·刘峻传》:“ 敬通 当 更始 世,手握兵符,跃马肉食。”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手握兵符自主张。”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忠浩 颇负 湘 望,既握兵符,隐以 曾国藩 平 洪 杨 自命,反对革命最力。”

(三)、兵书,兵法。

唐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絳宫韜将略, 黄石 寝兵符。”

释义:

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又称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造句: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他将立掌全部盟国远征军之兵符.

相关链接兵符造句

相关词语:

哀兵必胜按兵不动按甲寝兵按甲休兵按兵不举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不由将兵车之会兵多将广兵多者败兵贵神速兵贵先声兵荒马乱兵连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