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餗
词语 | 公餗 |
---|---|
拼音 | gōng sù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解释:
(一)、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糝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 汉 张衡 《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鉉,公餗以盈。”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长安 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
释义:
1.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相关词语:
白衣公卿报冰公事秉公办理秉公无私抱冰公事背公向私背公营私秉公灭私秉公任直城北徐公出以公心持论公允出公忘私大公无私砥节奉公丁公凿井对簿公堂大动公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