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
词语 | 鸣蝉 |
---|---|
拼音 | míng chá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寒蝉;秋蝉。解释:
(一)、寒蝉;秋蝉。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 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释义:
1.寒蝉;秋蝉。
造句:
1、 哇鸣蝉噪的夏天来临了,两岸绿树成荫。傍晚,小河沸腾了起来,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小河游泳嬉戏,浣衣的姑娘一路欢笑;唱晚的渔舟满载而归。
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相关词语:
一牛鸣鳌鸣鳖应百家争鸣不平则鸣蝉不知雪蝉腹龟肠春蛙秋蝉蝉喘雷干长鸣都尉潮鸣电掣潮鸣电挚电闪雷鸣貂蝉满座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东鸣西应飞遁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