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翰墨

翰墨

词语翰墨
拼音hàn mò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解释:

(一)、笔墨。

汉 张衡 《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清 秦道然 《金缕曲·题云川蓉湖词隐图》词:“老矣城南 杜 ,尚依然飞扬翰墨,词填花雨。”

(二)、借指文章书画。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既考文辞,兼详翰墨。”《宋史·米芾传》:“特妙於翰墨,沉著飞翥,得 王献之 笔意。” 郭沫若 《歌颂群英大会》诗:“旧状元只通翰墨,而今是各业俱全。”

释义:

翰墨,义同“笔墨”,原指文辞。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后世亦泛指文章、书法和中国画。《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历代名家翰墨如:王羲之、顾恺之、齐白石、颜真卿、徐悲鸿等。

造句:

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2、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相关链接翰墨造句

相关词语:

笔饱墨酣笔墨官司笔诛墨伐笔歌墨舞笔酣墨饱笔翰如流笔老墨秀笔墨横姿笔墨之林操翰成章粗通文墨操觚染翰才墨之薮大处落墨大处着墨断墨残楮蹈矩践墨断纸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