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角
词语 | 圭角 |
---|---|
拼音 | guī jiǎ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圭的棱角,比喻锋芒,也比喻迹象:初露圭角。不露圭角。解释:
(一)、圭的棱角。泛指棱角。比喻锋芒。
《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 汉 郑玄 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孔颖达 疏:“圭角谓圭之锋鋩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 宋 欧阳修 《张子野墓志铭》:“﹝ 子野 ﹞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守志端直,临事敢决。” 宋 范成大 《枕上六言》诗之二:“独眠被出圭角,晏起帐承隙光。”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王守仁》:“ 阳明 平日不露圭角,未尝显与 濠 忤。”
(二)、引申为突出的特点。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小说》:“一百八人原难铺排,然以必各见圭角,始为著书体裁,如 太史公 汉 兴诸王侯是也。”
(三)、痕迹,迹象。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我如今赏他一两银子,教他以讨银为名,不时去打探,少不得露出些圭角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今上待和珅》:“上知其意,吟咏中毫不露圭角。” 蒋维乔 《中国教育之回忆》:“ 蔡孑民 虽不以社员为然,而态度温和,不露圭角。”
释义:
汉族建筑制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在大式黑活屋脊的檐头或屋脊的顶头有一个细活作法叫圭角(也叫规矩),圭角应比其下的勾头瓦退进若干。
造句:
1、 他为人处事,常常不露圭角,让人难以捉摸。
2、 ,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
相关词语:
白圭之玷不露圭角不失圭撮荜门圭窦筚门圭窬吹角连营残圭断璧初露头角传圭袭组重圭叠组地角天涯敌力角气断圭碎璧奉为圭臬凤毛麟角勾心斗角钩心斗角鼓角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