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浣布
词语 | 火浣布 |
---|---|
拼音 | huǒ huàn bù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亦作“火澣布”。即石棉布。解释:
(一)、亦作“ 火澣布 ”。即石棉布。
《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山( 炎火之山 )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及 哲宗 朝,始得火浣布七寸……大抵若今之木棉布。色微青黳,投之火中则洁白,非鼠毛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今有闻火浣布者,目所未覩,体所未御。”参阅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第三卷第二五章六之(4)。
释义:
用石棉织成的布,能耐火。
造句:
1、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
2、据《耕桑偶记》载,外国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着去了石崇那里炫耀。
相关词语:
熬油费火抱布贸丝抱薪救火不通水火布帛菽粟布被瓦器布帆无恙布鼓雷门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韦带布衣之交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抱火卧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