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讽
词语 | 诵讽 |
---|---|
拼音 | sòng fě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讽诵,吟咏。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文皇帝 所著之书,有理国理身之要,披閲诵讽,不离於口。”解释:
(一)、讽诵,吟咏。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文皇帝 所著之书,有理国理身之要,披閲诵讽,不离於口。”
释义:
1.讽诵﹐吟咏。
相关词语:
传诵一时春诵夏弦触目成诵耳闻则诵讽一劝百讽德诵功讽多要寡过目成诵家弦户诵借古讽今家传户诵家传人诵口诵心惟口诵心维冷嘲热讽劝百讽一日诵五车涂歌邑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