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
词语 | 斑蝥 |
---|---|
拼音 | bān m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昆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足关节处能分泌毒液,人的皮肤接触后会起水泡。可供药用。危害农作物。解释:
(一)、昆虫名,有黑色硬壳,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能飞,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斑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 吴普 《本草》又名斑菌,曰腃髮,曰晏青。”
释义:
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
相关词语:
斑驳陆离斑衣戏彩跌弹斑鸠窥豹一斑可见一斑窥见一斑略见一斑陆离斑驳略窥一斑血迹斑斑血泪斑斑一斑窥豹一斑半点虎斑霞绮,林籁泉韵时见一斑虎体鹓斑五色斑斓虎体原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