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虫
词语 | 寒号虫 |
---|---|
拼音 | hán hào chóng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又名“鶡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解释:
(一)、又名“鶡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寒号虫》:“ 五臺山 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寒号虫》﹝释名﹞引 郭璞 曰:“鶡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
释义:
1.又名"鹖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相关词语:
应声虫八百孤寒白屋寒门奔走呼号冰寒于水薄寒中人不寒而栗百足之虫冰雪严寒不饥不寒虫臂鼠肝虫沙猿鹤虫鱼之学春寒料峭唇亡齿寒触地号天唇揭齿寒唇竭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