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文
词语 | 阳文 |
---|---|
拼音 | yáng wé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跟“阴文”相对)。解释:
(一)、器物或印章上凸起的花纹或文字。
明 文彭 《印章集说·辨阴阳文》:“古所谓阴阳文者,言其用不言其体。”《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浦郎 把自己小名去了一个‘郎’字,写道:‘一方阴文图书,刻“ 牛浦 之印”;一方阳文,刻“布衣”二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费鹿峰诗笺》:“ 费密 稿,下有 鄪密 长方阳文印章一。”
(二)、相传为古代 楚国 美女。
《淮南子·修务训》:“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説者, 西施 、 阳文 也。” 高诱 注:“ 西施 、 阳文 ,古之好女。”《文选·枚乘<七发>》:“使 先施 、 徵舒 、 阳文 、 段干 、 吴娃 、 閭娵 、 傅予 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李善 注:“皆美女也…… 阳文 , 许慎 曰:‘ 阳文 , 楚 之好人也。’”
释义:
①即“朱文”(49页)。 ②器物上刻印成凸形的文字。
造句:
1、 曲阳文物众多,风景如画,真山真水,别有洞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 我建议“浴”字用阳文以显示其活动性,而“塘”字用阴文以以显示其容受性。
相关词语:
百代文宗表面文章博文约礼不立文字不文不武不阴不阳白雪阳春班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经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朝阳丹凤粗通文墨出文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