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
词语 | 举足 |
---|---|
拼音 | jǔ zú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提脚;跨步。《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二)、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
(三)、犹举动。唐 韩愈《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解释:
(一)、提脚;跨步。
《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
(二)、喻轻易。
《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
(三)、犹举动。
唐 韩愈 《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释义:
1.提脚;跨步。 2.喻轻易。 3.犹举动。
造句:
1、和其他所有的东西一样,一个人是否举足轻重,在于他自身的身价;也就是说,在于他发挥多大的作用。托·霍布斯
2、死之隶属于生命,正与出生一样。举足是在走路,正如放下也是在走路。
相关词语: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碍足碍手按兵不举百端待举百废待举百举百全包举宇内卑谄足恭飙举电至不胜枚举不识抬举不一而足不足齿数不足挂齿不足介意不足为据不足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