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置辞

置辞

词语置辞
拼音zhì cí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亦作“置词”。措词。
(二)、指申辩。
(三)、指修辞技巧。

解释:

(一)、亦作“ 置词 ”。措词。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 勃 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 长安 ,逮捕 勃 治之。 勃 恐,不知置辞。”《南史·焦度传》:“为人朴涩,欲就 高帝 ……求 竟陵郡 ,不知所以置辞。”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前书止言其读 宋 儒书,并涉释典,不及其他,可知 敬 之置辞矣。”

(二)、指申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夫人怒奔女室,詬让之。女惟憨笑,并不一置词。”

(三)、指修辞技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是以将閲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释义:

1.亦作"置词"。 2.措词。 3.指申辩。 4.指修辞技巧。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百辞莫辩卑辞重币本末倒置便辞巧说不辞而别不辞劳苦不容置辩不容置喙不容置疑不置褒贬不置可否百喙难辞卑辞厚币卑辞厚礼悖言乱辞辩口利辞别置一喙不谋同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