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
词语 | 渔鼓 |
---|---|
拼音 | yú gǔ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是演唱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二)、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见〖道情〗。‖也作鱼鼓。
解释:
(一)、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稽首则不如跟贫道打简子,摑渔鼓……无忧无虑那开怀。” 明 王守仁 《归隐·园林好》套曲:“卸下了朝簪乌帽,布袍上系麻绦,把渔鼓简儿敲。”《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左胳膊上揽着个渔鼓,手裡掐着副简板,却把右手拍着鼓。”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士》:“有锣,有鼓,有笛子胡琴,渔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二)、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明 徐渭 《读某愍妇弟集》诗:“急须一本弹渔鼓,恐有 中郎 别唱行。”
释义:
1.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2.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造句:
1、这尊十万八千念所化的神灵,甚至还没有举起手中的渔鼓紫锤,就连同夏侯神识之身,被滚滚混沌之气彻底的淹没。
2、说完便取出从分宝崖上得来的先天灵宝渔鼓向前击去,只听“噗”。
相关词语:
打边鼓敲边鼓败鼓之皮敝鼓丧豚布鼓雷门晨钟暮鼓重整旗鼓从中渔利扯鼓夺旗村箫社鼓村歌社鼓重兴旗鼓重振旗鼓打退堂鼓大张旗鼓掉舌鼓唇东猎西渔对牛鼓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