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火铳

火铳

词语火铳
拼音huǒ chòng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旧式管形火器,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铅弹丸等。

解释:

(一)、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可即於 金齿 、 楚雄 、 品甸 及 澜沧江 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銃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銃,又诣邑借巨砲二。”

释义:

中国古代用火药发射石弹、铁弹或铅弹的管形火器。用青铜或铁铸成。是最古老的火炮。中国现存最早的火铳是14世纪元代时铸造的,口径为105毫米,长353毫米,重694千克。

造句:

1、他知道铁火铳威力比铜火铳大许多,所以才不惜代价地去琢磨此物!

2、此处风土高燥,若暗埋地雷、火铳,破敌必矣。

相关链接火铳造句

相关词语:

熬油费火抱薪救火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抱火卧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头出火炳如观火炳若观火不避水火不避汤火不食烟火趁火打劫撮盐入火厝火积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