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理匦使

理匦使

词语理匦使
拼音lǐ guǐ shǐ
字数3字词语
形式abc式词语

意思:

唐 代于 垂拱 二年(一说 垂拱 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后 垂拱 二年﹞以諫议大夫、补闕、拾遗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匭使…… 宝应 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匭,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匭使。建中 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匭使,諫议大夫一人为知匭使。”参见“匭院”。

解释:

(一)、唐 代于 垂拱 二年(一说 垂拱 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后 垂拱 二年﹞以諫议大夫、补闕、拾遗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匭使…… 宝应 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匭,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匭使。 建中 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匭使,諫议大夫一人为知匭使。”参见“ 匭院 ”。

释义: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相关链接使

相关词语:

秉公办理擘肌分理不可理喻不近道理不辱使命残民害理词不逮理词穷理极惨无人理插科使砌乘势使气趁风使柁词穷理尽词穷理绝词穷理屈词正理直辞巧理拙辞穷理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