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疵病

疵病

词语疵病
拼音cī bìng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缺点;毛病。《书·大诰》“天降威,知我国有疵”孔 传:“谓三叔流言,故 禄父 知我 周 国有疵病。”宋 苏轼《东坡志林·记六一语》:“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金 元好问《陶然集诗序》:“后数日復取读,疵病復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宋 人词亦有疵病,断不可学。”《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得到了名贵的彝鼎金石,也是抚摩把玩,指摘疵病。”
(二)、非议,指出缺点、毛病。宋 苏辙《催行役法札子》:“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间终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实恐久远姦人指以为词,疵病圣政。”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自篤信力学之士,随其分量所得,毫釐有间,苟不尽知,趋舍异涂,輒相疵病。”

解释:

(一)、缺点;毛病。

《书·大诰》“天降威,知我国有疵” 孔 传:“谓三叔流言,故 禄父 知我 周 国有疵病。”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六一语》:“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金 元好问 《陶然集诗序》:“后数日復取读,疵病復出。”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 宋 人词亦有疵病,断不可学。”《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得到了名贵的彝鼎金石,也是抚摩把玩,指摘疵病。”

(二)、非议,指出缺点、毛病。

宋 苏辙 《催行役法札子》:“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间终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实恐久远姦人指以为词,疵病圣政。”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自篤信力学之士,随其分量所得,毫釐有间,苟不尽知,趋舍异涂,輒相疵病。”

释义:

疵病是汉语词汇,拼音cī bìng,出自《书·大诰》。

造句:

1、那篇文章指责对方的疵病,到了痛毁极诋、无以复加的境地,让人读了觉得是泄私愤而不是讨论。

2、应用n.m。处理消除表层过共析碳化物疵病

相关链接疵病造句

相关词语:

蚌病成珠病病歪歪病从口入病骨支离病民蛊国病魔缠身病入膏肓病入骨髓蚌病生珠病在膏肓病国殃民病民害国病染膏肓病入骨隨病由口入吹毛求疵愁潘病沈吹毛索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