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刻
词语 | 三刻 |
---|---|
拼音 | sān kè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解释:
(一)、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
汉 卫宏 《汉旧仪》:“立夏立秋昼六十二刻,夏至昼六十五刻。夜漏不尽五刻,击五鼓;夜漏不尽三刻,击三鼓。”《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 李善 注引《五经要义》:“昏,闇也。旦,明也。日入后漏三刻为昏,日出前漏三刻为明。”《南史·到沆传》:“命羣臣赋诗,独詔 沆 为二百字,三刻便成, 沆 於坐立奏,其文甚美。”
释义:
三刻,拼音是sān kè ,出自《汉旧仪》,解释为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
造句:
1、你让他立时三刻到我这里来,不得耽误。
2、午时三刻,烈日当空,监斩官下令:斩!突然死囚一阵哈哈大笑,监斩官问到:你因何发笑?死囚迟疑片刻道:专家果然没说错,每天笑一笑可以延长寿命5秒。
相关词语:
三家村挨三顶五捱三顶四捱三顶五巴三览四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难三灾白璧三献巴三揽四半三不四避军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草庐三顾差三错四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