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韬晦

韬晦

词语韬晦
拼音tāo huì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韬,韬光;晦,晦迹。韬晦,即收敛锋芒,隐藏不露 愈事韬晦,群居游处,赤尝有言。——《唐书·宣宗纪》阴暗无光;阴晦

解释:

(一)、指光芒收敛。

《梁书·张充传》:“顷日路长,愁霖韜晦,凉暑未平,想无亏摄。” 清 郑燮 《夜光木歌》:“白日韜晦,宵暗晶明。”

(二)、借指才能行迹隐藏不露。

《旧唐书·宣宗纪》:“常梦乘龙升天,言之於 郑后 ,乃曰:‘此不宜人知者,幸勿復言。’歷 大和 、 会昌 朝,愈事韜晦。羣居游处,未尝有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既归,益自韜晦,读书不出,一跛嫗执炊而已。” 邹韬奋 《经历》八:“在那篇说教里特别提到我的名字,说我好得不得了,除学识是怎样怎样的精研通达外,性情又是怎样怎样的谦逊韬晦。”

释义:

“韬光晦迹”的缩语。收敛锋芒,隐藏踪迹。比喻深藏不露:既归,益自韬晦,读书不出|韬晦之计。

造句:

1、中国是左右互搏、韬光养晦“韬晦待时”、在家里生闷气瞎折腾、言行不一、欲做还休,混一天是一天!

2、可见其韬晦隐逸,托身为诗人,永矢以茅屋菜羹而告终。

相关链接韬晦造句

相关词语:

黯晦消沉杜门晦迹风潇雨晦风雨如晦风雨晦冥风雨晦暝晦迹韬光虎略龙韬晦盲否塞艰深晦涩卷甲韬戈六韬三略敛锷韬光龙韬豹略埋声晦迹盲风晦雨韬光晦迹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