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栗
词语 | 缩栗 |
---|---|
拼音 | suō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亦作“缩慄”。畏缩战栗。(二)、草木萎谢貌。
解释:
(一)、亦作“ 缩慄 ”。畏缩战栗。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新唐书·李愬传》:“会大雨雪,天晦,凛风偃旗裂肤,马皆缩慄,士抱戈冻死於道十一二。” 宋 陆游 《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老吏宿姧,畏慑缩栗,不敢輒动。”《金史·世祖纪》:“凝寒不缩栗,动止不回顾。”
(二)、草木萎谢貌。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 汉 郑玄 注:“肃谓枝叶缩栗。” 孔颖达 疏:“缩栗,言枝叶减缩而急栗。”
释义:
1.亦作"缩栗"。畏缩战栗。 2.草木萎谢貌。
相关词语:
不寒而栗黜衣缩食肤粟股栗拱肩缩背股战而栗火中取栗汗洽股栗节衣缩食栗栗危惧陆詟水栗伸头缩颈耸肩缩背缩手缩脚缩头缩脑缩衣节食杀衣缩食缩地补天缩头缩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