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驳
词语 | 六驳 |
---|---|
拼音 | liù bó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兽名。亦省称“駮”。(二)、树木名。即梓榆。
解释:
(一)、兽名。亦省称“ 駮 ”。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 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二)、树木名。即梓榆。
《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按,《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释义:
1.兽名。亦省称"驳"。 2.树木名。即梓榆。
相关词语:
斑驳陆离班驳陆离不值一驳飞霜六月呼幺喝六六朝金粉六尺之孤六出纷飞六畜不安六出奇计六根清静六合之内六街三市六马仰秣六亲不认六亲无靠六神无主六韬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