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词语 | 五铢钱 |
---|---|
拼音 | wǔ zhū qián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一种货币。用铜铸成,重五铢。三国至隋都有五铢钱,到唐高祖时废止。解释:
(一)、钱币名。
汉武帝 元狩 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 汉 历 魏 、 晋 、 六朝 至 隋 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 武德 四年废。《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
释义:
1.钱币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铢"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废。
造句:
1、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白金起用,豪民乘机施展奸诈手段,京城尤其严重,朝廷就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当中尉。
2、张轨只是通过措施将五铢钱的潜在信用发掘了出来,让它由静止转向流通。
相关词语:
五里雾挨三顶五爱钱如命捱三顶五拔十得五不名一钱不值一钱拔十失五博览五车不直一钱攒三聚五寸量铢称寸积铢累攒三集五多钱善贾腹载五车积铢累寸见钱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