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书
词语 | 敕书 |
---|---|
拼音 | chì sh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解释:
(一)、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
《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论事敕书,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 吴晗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兵部右侍郎虽只是正三品官,却因为是中央官,又是皇帝特派的,奉有敕书(皇帝的手令)可以便宜行事,是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官员,职权就在三司之上了。”参阅《唐六典·中书省》、《新唐书·百官志二》。
释义:
1.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
造句:
1、钦差大臣一般都带着敕书巡查地方.
2、两派争论激烈,最后天皇以敕书形式宣布缓议。
相关词语:
掉书袋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白面书郎伴食中书闭门读书不刊之书刺股读书敕始毖终大书特书丹书铁契丹书铁券读书得间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读书种子